![]()  
图片来源:户外探险网站 
    3月15日晚,加完班参加了半场的“金犀牛”颁奖仪式,各项大奖的归属尘埃落定。 
    有幸在评选过程中,收到主办方《户外探险》编辑部的邀请担任“评审嘉宾”。现将当时的选择和意见摘记如后,也算是一个记录——最初收到的奖项设置与最后颁奖的版本略有不同。不论怎样,祝贺那些获奖的朋友!并祝愿“金犀牛奖”越办越好! 
2006年度(第二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提名名单及评审意见 
    作为国内唯一一项户外探险活动类评奖,年轻的“金犀牛奖”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户外探险活动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分支的大类,其中包括登山、滑雪、漂流、航海、滑翔、自驾、攀冰、攀岩、溯溪、徒步等等。 
    就今年入选的活动来看,“金犀牛奖”覆盖的种类已有所增加。但如何掌握评判的标准,却是一个有些个性化的事情。 
    本人有幸得到《户外探险》杂志的邀请参与意见,在做出选择的同时,简要讲述一下我的选择理由: 
最佳户外团队  Best Outdoor Team 
提名名单如下: 
① 白河攀岩基金团队  √          ② 《我的长征》团队   □ 
③ 武汉溪降运动队    □          ④  探路者户外队      □ 
点评意见: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①和③是我需要权衡的,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由具备一定水平的爱好者自发组成、有效实施、并能够持之以恒”。最终我选择了①白河攀岩基金团队。 
    不选择其他两个团队的理由:②“我的长征”是强势媒体主创的活动,团队不是参与者自发组成的队伍,并且拥有非常强大的后勤保障,因此难以说明其具备怎样的团队精神;④由于参加的是比赛类活动,不论取得怎样的好成绩,并不十分贴近户外探险的实质。 
年度突破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提名名单如下: 
① 登山兄弟金飞豹、金飞彪兄弟  □         ② 半脊峰登山滑雪  √ 
③ 中国人首次无动力环球航行  □           ④ N39沙漠探险队穿越北纬39°线  □ 
点评意见: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对于①、③两项的参与者,我个人都有过具体的接触,甚至还参加过③的归航仪式(05年)。 
    我之所以选择了②半脊峰登山滑雪,在于这次活动结合了登山和高山滑雪两项运动,是国内户外探险活动一次崭新的尝试,值得表彰。 
    应该说,金氏兄弟的成绩,虽然不错,但之前已有类似的事件,并不具备突破的意义。中国人首次无动力环球航行,既然说是环球航行,就应该上溯到05年首发。从整体而言,今年的活动,也不能算是一个年度突破。驾车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驾车进入荒漠的意义,似乎有待推敲。 
最佳探险活动  Best Exploration Activity 
提名名单如下: 
① 沿北纬39度穿越塔克拉玛干  □     ② 南水北调西线考察队三江探源之当曲漂流  □ 
③ 托木尔峰雪豹考察  √             ④ 探险查亚峰  □ 
点评意见: 
    我把票投给了③托木尔峰雪豹考察。理由在于,探险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不仅应满足对自身能力的证明,更应该关注自身以外的事物。 
    ①和④,都是自我证明的例子。②从提供的资料上来看,则似乎没有看出来是怎么把握探险与考察之间平衡的,同时类似的活动此前已有不少。 
最佳攀登成就   Best Climbing Event 
提名名单如下: 
① 顾铭、张捍东攀登阿妣山  √          ② 马一桦、曾山攀登大黄峰  □ 
③ 刘喜男、谢卫成攀登布达拉峰  □      ④ 极度体验登山队攀登卓奥友峰  □ 
点评意见: 
    这是我比较难以决定的一个奖项。主要在于①、②、③之间的取舍。 
    先说我放弃④的理由:这次活动,属于“付费-服务”式攀登,同时只具备海拔高度,不具备技术难度,并且在海拔高度上也未到达极致。 
    回到3个接近的选项:布达拉峰的攀登,历尽艰难,值得一提,但由于未能成功,很遗憾地被我放弃;阿妣山与大黄峰,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的过人之处,最终我选择①顾铭、张捍东攀登阿妣山,原因在于:他们不是以攀登为谋生手段的人,所以其攀登的激情,更加难能可贵,值得表彰。 
最佳环保精神奖 Bes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pirit 
提名名单如下: 
① 罗红——用镜头记录生命之美  □     ② 绿色和平——拯救雨林,留住天堂  □ 
③ 绿色江河——维护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  ④威廉·林赛——长城保护二十年的图片总结 □ 
点评意见: 
    环保一直是户外人士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中国,环保不仅需要观察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参与者,因此我把票投给③绿色江河——维护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④威廉•林赛的事迹,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外国人,对我们传统的关注,是否反衬出我们的一些缺失?①和②所做的事情,也值得鼓励。可惜只有一个选项,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绿色江河。 
金犀牛户外荣誉奖  Outdoor Honor 
提名名单如下: 
① 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小组  □     ②  格桑花西部助学网 □ 
③ 高铭和和他的百岳计划  □     ④  开启中国漂流运动之门的肯·沃伦  √点评意见: 
    我坚决地选择④开启中国漂流运动之门的肯•沃伦,虽然他已经去世有年,但他象征着漂流这个探险运动大项在中国的开端——荣誉属于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人。 
    不选则的理由:①值得表扬,但作为大的荣誉奖项,由于已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此项似乎不够份量;②非常值得表扬,但助学不仅要满足城市人的公益愿望,更重要的还在于要真正地使受助人得到持续、有效的帮助。③作为一位登山名人,高先生具备了许多人没有的资源,如果这是一个老太太的计划,我一定投一票。 
最佳户外出版奖 Best Publication 
提名名单如下: 
① 《LONELY PLANET》中文版(出版社:三联书店)  √ 
② 《在路上》(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③ 《现代登山探险史》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点评意见: 
    没有意外的话,自然是①《LONELY PLANET》中文版(出版社:三联书店)。LP作为全世界背包客的圣经,能够出版中文系列,是中国户外爱好者的福音,同时也给中国人走出国门,提供了便利和新的视野。需要补充的是,提名的说明中没有列入LP系列的《东南亚》,似乎是个失误。 
    ②《在路上》,更偏向于那个年代美国青年的内心世界,与当今的中国户外探险相去甚远;③《现代登山探险史》,则有太多的翻译错误和翻译不畅顺的问题,所以放弃上述两个选项。 
最佳户外影像 Best Film 
提名名单如下: 
①《慕士塔格登山纪实》 □   ②《东峰西峰——攀登骆驼峰纪实》 √ 
③《骑行美国36天》 □      ④《雪落半脊》 □ 
点评意见: 
    用纪录片讲故事,不仅要如实记录事件的过程,也要能够让观众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背景。在没有能够看到样片、只阅读了文字介绍的前提下,我选择②《东峰西峰——攀登骆驼峰纪实》。 
    ①、③、④,关注的只是某个活动本身,深度略为缺乏,故此放弃。 
附:最终的评选获奖名单 
最佳户外团队:《我的长征》团队 
提名:白河攀岩基金团队 
提名:探路者户外队 
提名:武汉溪降运动队 
年度突破:登山兄弟金飞豹、金飞彪&中国人首次无动力环球航行 
提名:半脊峰登山滑雪 
提名:N39沙漠探险队穿越北纬39°线 
最佳探险活动:沿北纬39度穿越塔克拉玛干 
提名:南水北调西线考察队三江探源之当曲漂流 
提名:托木尔峰雪豹考察 
提名:探险查亚峰 
最佳攀登成就:马一桦、曾山攀登大黄峰 
提名:极度体验登山队攀登卓奥友峰 
提名:刘喜男、谢卫成攀登布达拉峰 
提名:顾铭、张捍东攀登阿妣山 
最佳环保精神:罗红——用镜头记录生命之美 
提名:绿色和平——拯救雨林,留住天堂 
提名:威廉·林赛——长城保护二十年的图片总结 
提名:绿色江河——维护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户外荣誉:开启中国漂流运动之门的肯·沃伦 
提名: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小组 
提名:格桑花西部助学网 
提名:高铭和与他的百岳拍摄计划 
最佳户外出版物:《LONELY PLANET》中文版(三联书店出版社) 
提名:《现代登山探险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提名:《在路上》(上海译文出版社) 
最佳户外影像:《雪落半脊》 
提名:《慕士塔格登山纪实》 
提名:《东峰西峰——攀登骆驼峰纪实》 
提名:《骑行美国36天》 
最佳装备自主设计:雪崩自救设备(设计者:杨雨臻) 
提名:3D关节背负系统(设计者:陈明春) 
提名:超轻量化睡袋(设计者:吴可) 
提名:可拼接帐篷(设计者:李海涛) 
户外产业推动奖:戈尔公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9:14: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