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花0 朵活动0 次年度活动0 次最后登录2013-12-17注册时间2003-7-18帖子365精华33积分3919UID51
 
  
 年度活动0 次活动0 次红花0 朵注册时间2003-7-18经验888 点帖子365
 | 
| [福海] 于 2004-8-8 10:10:31 加贴在 游山玩水 ↑
 2004年中国西藏桑丹康桑峰登山大会
 桑丹康桑峰海拔6590米,大本营海拔481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东经91.5度,北纬30.9度,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大本营距离拉萨250公里。
 主办单位:西藏登山协会
 承办单位:西藏登山队、西藏登山学校(圣山探险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大会组委会主任:群增
 秘书长:张明兴
 总指挥:桑珠
 副总指挥:旺加、尼玛次仁
 宣传广告组组长:尹逊平
 成员:阿克布、窦常生、康华、张东
 教练协作组组长:旺加、尼玛次仁
 副组长:桂桑、次仁多吉、仁那、阿旺
 后勤、医疗、装备组组长:扎西加措、洛桑云登
 本次大会的教练员和协作人员由登山经验丰富的西藏登山队和西藏登山学校的队员组成。
 一、活动内容
 1、技术交流与讲座
 (1)登山常识讲座(在大本营)
 (2)高山病防治(在大本营)
 (3)登山器械的基本操作(在大本营)
 (4)冰雪基本行走技术(前进营地)
 (5)冰雪和下降的基本技术(前进营地)
 2、组织形式
 (1)组织登山爱好者攀登桑丹康桑峰,人数40—50人(不超过50人)。
 (2)各省、市、自治区有登山俱乐部的,以俱乐部名义报名或俱乐部指定负责人,负责全队的组织工作。
 (3)没有俱乐部的山友到拉萨后分小组指定负责人。
 二、时间和日程
 1、活动时间
 (1)桑丹康桑峰:2004年9月27日——2004年10月7日
 2、活动日程
 
 
 
 三、对参加登山大会人员的要求
 凡具备以下要求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登山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此次登山活动。
 1、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身体必须健康。
 2、初次参加登山活动的人员必须提前1—2天在拉萨适应。
 3、参加登山活动的人员必须自行准备个人技术及防寒装备(个人技术装备也可以从组委会租赁)。
 四、活动结束时由西藏登山协会颁发登顶(登高)证书。
 五、确保2004年登山大会顺利进行,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遵守组委会制定的有关规定。
 六、收费标准
 1、桑丹康桑:5850元(人数限制为50人)。
 2、俱乐部优惠办法;10人以上集领队优惠20%、队员10%;20人以上集领队优惠30%、队员15%。
 以上费用包括山峰注册费,报名费、交通费、高山食宿费、培训费、环保费、教练费和高山协作费、勤杂费、保险费。不包含拉萨食宿费。
 七、报名时间
 2004年8月5日至9月15日
 八、报名地点
 西藏登山队(拉萨市娘热路46号附2号)
 九、联系人电话
 尹逊平书记办公室:0891—6382692
 桑珠队长办公室:0891—6389114(传真)
 副队长办公室:0891—6381686
 手 机:0891—6560109
 办公室:0891—6384589
 汇款单位: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
 帐 号:00127708091001
 开户银行:中行西藏分行
 十:网上报名办法
 联系人:措 姆
 邮 箱:cuomu@public.ls.xz.cn
 西藏登山协会
 二00四年八月四日
 附:
 桑丹康桑雪山矗立于藏北那曲县古露乡境内的青藏公路旁,海拔为6590米,形似一位身着银色古装的勇士,永远守护着无边无际的羌塘大草原。其峰顶形状独特:从南面看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右面瞧犹如银狮跃空;从东往西看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北往南看形同银色帏帐。同时,此山峰随着季节改换颜色,夏日呈白色,冬季呈银色,春天呈橙色。
 
 此山峰是西藏著名的25座高峰之一,相传是被称为“25个仙境居士”之一,是“夜叉岗瓦桑布”的驻锡地。此神先后受金刚持、莲花生、拔戒噶举派的祖师达玛旺秋等大德高僧之托,成为法力无比的保护神,其周围的众多峰峦及湖泊都为其侍从;仲错秋莫湖是它的妻子,卧玛错嘎尔湖为其妾,派菠山和波姆山为它的王子和公主,还有近臣吉日杂那山,侍卫拉轨东孜山,宫外大臣莫妥西嘎山,右翼大将筹莫山,左翼大将亚那山,开路先锋切龙达赞山,东部大将桑色山,南部大将拉那山,西部大将色特山,北部大将宗热山,马夫兄弟果龙三座山,牧牛神玛布孜松山,牧羊神亚迦赞怪山,大门守神东俄丘等。此山前有一条大沟,叫做跋绒谷,上谷宽敞如盛开的莲花,下谷狭小似羊肠。谷中有座寺庙,是塔波噶举4大派之一拔戒噶举派的主寺,右塔波拉杰的弟子拔戒巴·达玛旺秋的修行洞。谷的中下部岩坎上有许多修行洞,是该寺僧人的修行静室,至今从未间断过修行的苦僧。
 桑丹康桑峰正处于唐蕃古道,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一头驮贵重的大象,走到此山山口一爬下再也起不来,故此山口叫“朗律拉”(意为“大象疲爬山”)。山前的古道在民间传颂为“藏汉间的金桥”,是通往内地、青海、蒙古和其它藏区的必经通道,西藏解放后在古道上修筑了举世瞩目的青藏公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