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行者

标题: [原创]中国唱片封面图展,172款 [打印本页]

作者: 龙虾    时间: 2008-10-10 19:02:10     标题: [原创]中国唱片封面图展,172款

这是本人利用国庆几天时间整理出来的一个图片系列
http://photo.163.com/photo/cary3838/#m=1&ai=10005970&p=1&n=56&cp=1
(网易相册址)
这里展示有172款中国唱片封面图,都是M系列1000号以下的,发行于1958--1973年。
前身“大中华唱片”由孙中山倡仪建立。解放后由新政府接管,易名为“人民唱片”,之后改名为“中国唱片”,简称“中唱”。
1958年国内研制成功33转密纹唱片,编号以M字母(“密”字的拼音)打头。M-001为时乐濛指挥的“黄河大合唱”。M系列是中国唱片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产品。
至1965年的八年间,编号近八百,中唱平均每年发行约100款,其中戏曲占多数。
M-201歌剧“红霞”是中唱首一次试制立体声唱片,没什么立体声效果,无疾而终。
早期的音乐多数比较柔和。1965年风格突变,革命内容的作品涌现,1966年初“上海之春”的录音,是力量音乐的一次顶峰。
文革最开始时,唱片内容风格狂热。之后是语录歌的出现。崇拜类的作品出现。期间也有一些很经典歌曲,包括很爽朗的军歌。
1967年首批样板戏登场,印有“样板戏”字样的唱片共8款。后来修订的版本,其实不称“样板戏”而称“现代京剧”或“现代舞剧”,但民间仍广泛沿用“样板戏”的叫法。
样板戏、现代京戏舞剧占据了中唱几年的主要份额。中间还发行了一批世界革命歌曲,有外国人唱的,也有英文的。
七十年代初,运动员进行曲、广播体操盛行,但多数见于小黑胶XM系列。
1972年,国务院监制的“战地新歌”系列登场。72、73年有很多好歌,72年的进行曲多,73的较优美浪漫,例如华尔兹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1974,M系列编号由M-1029跳空升至M-2001。至1975年,战地新歌已经由平淡走向失色。移植样板戏并无经典之作。中唱产品以电影录音剪辑为主,如“列宁在1918年”,“艳阳天”等。
1976年,中唱再出立体声产品,似乎有一点立体声效果,但仍然不尽人意。76年也缺乏好的作品。
1977、78年,中唱以批判四人帮,歌颂华主席为主要内容。相声、快板等作品突出。常唱的“春暖花开”其实只是M-050中的早期录音。
1978年之后,中唱大量翻印文革之前的录音,占据了很多个新编号,仍旧是戏曲一大堆。
七十年代末,中国建立了一批外交关系,中外友谊的作品随之出现。东方歌舞团盛极一时。“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歌曲转型的过渡产品。
七十、八十年代,中唱还有一些新类型的作品,但极少受关注,例如歌曲“祖国的夜空”就带有现代音乐和声,很难听得懂。艺术家们有比较多的出唱片机会,但市场十分无情,交响作品倍受冷落。
之后的年份,录音机普及,音响黑胶出现,CD出现,M系列的劣势越加明显,最后停产。现发现的最大编号是M-3164。
-------------------------
和同时期国外唱片比较,早期中唱在封套上投入更多,更讲究,是独到的设计系列。
1964年之前,设计风格都比较正统。64年末的M-700,首次展示了现代主义风格理念,灵光一闪。之后65、66、67的设计中,有时也能看到一些欧西元素。
之后的样板戏封面设计多采用剧照,设计上没有什么新进展。
1972年,设计又突然变得非常简洁。再往后,进一步走向平俗,不能说差,但已经不再突出了。
其实世界范围内的唱片,都经历过这么一个从贵族走向平民的同样进程。
--------------------------
沧海变桑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0 11:05:37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118.178.234.203/)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