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8 22:11:47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06: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心脏。不是因为涅瓦大街及其周边含盖了圣彼得堡大部分名胜古迹,而是因为涅瓦大街上的人。
    走在涅瓦大街,你会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透射着一种散漫的欢畅。感受这条街,就能了解圣彼得堡的精髓。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Kb!1Pdq3V6.jpg
早晨的涅瓦大街——涅瓦大街很长,有2、3公里的样子,也不象莫斯科的老阿尔巴特大街那样是专门的徒步街。涅瓦大街的一天从中午开始,到凌晨结束。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wZVqco1NCk.jpg
涅瓦大街上时常能够见到这样的建筑物。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eQiKlbt27Z.jpg
这里据说曾是某个贵族的宅邸,现在是一个小剧院。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HpR1rjjlGw.jpg
涅瓦大街上的老建筑,现在是一家银行的办公楼。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tfsGi!hp77.jpg
涅瓦大街上有三条运河与之垂直交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nkKnMbRfFz.jpg
水是城市的精灵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1mLMoqkP63.jpg
四马桥边的四个雕像之一。
据说四个驯服马匹的雕像象征人与自然的搏斗。可见当年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建造这个城市的人们留下了多么深的记忆。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PZAv572eP3.jpg
同一座雕像在不同的光线下。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jfwgdPgeS.jpg
普希金话剧院——位于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建筑家罗西于1832年建成的前亚历山大剧院,现为国立普希金模范话剧院。剧院有六根巨大的圆柱,正面两侧壁龛里有舞蹈女神缪斯忒尔普西科拉和悲剧女神缪斯墨尔波墨涅的塑像。楣额上是镶在楼冠里的竖琴,再上面是美神和艺术保护神阿波罗的飞辇。剧院墙壁的四周,装饰着用悲剧面具和花环组成的饰带。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vQiCasm1NE.jpg
叶卡特琳娜二世雕像——位于剧院广场,雕像的基座上雕刻着女皇在位时的重要大臣,由亚历山大-米克什设计,1873年由雕塑家马特维夫屈融伏完成。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2350/1392350-twCoOGBOLd.jpg
涅瓦大街上的一座小教堂,处于闹市,但依然安宁。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ARldPze5HA.jpg
老爷车——停靠在圣彼得堡顶级酒店的门口,只是个摆设。圣彼得堡的酒店基本上没有什么象样的门厅或停车场,所以外观看上去都不太起眼。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pJdzjwANgn.jpg
涅瓦大街上的零售亭,后面是地铁站。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fegLvOfpQ.jpg
游人通常休憩的地方就是这个样子的。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lINaJEHBsR.jpg
工作的人,是美丽的——这位女士在桥边招揽游船河的顾客,从早到晚保持着良好的仪态——微笑、声调温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Ollthf2jtG.jpg
暮年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E5d7rpCrAH.jpg
路口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4iK8REkOI2.jpg
电车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ICe$9b32w.jpg
看地图的游客——也是自助一族。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qKJkq8ojd4.jpg
在涅瓦大街上表演街舞的年轻人们。

98981698 发表于 2004-8-8 22:21:04

都说得没错

以下是引用十一郎在2004-8-8 12:57:19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飞燕在2004-8-8 12:22:05的发言:
有很多国家的总体素质很高是可喜、可贺、可敬、可爱、可学,但我是不会拿自己的国家去跟人家比的,中国这么多人口,占世界前列,想提高整体素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

人只要学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比当鸵鸟强。
有比较,才知道不足。
至于讨论如何提高,那似乎不是“叙述”的范围。

取长补短,虚心学习没有错

飞燕 发表于 2004-8-8 22:42:44

应该谢谢你带回这么多PL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8 23:10:42编辑过]

98981698 发表于 2004-8-8 22:55:32

没有讨论就没有意义?

以下是引用千秋雪在2004-8-8 13:25:14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十一郎在2004-8-8 12:57:19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飞燕在2004-8-8 12:22:05的发言:
  有很多国家的总体素质很高是可喜、可贺、可敬、可爱、可学,但我是不会拿自己的国家去跟人家比的,中国这么多人口,占世界前列,想提高整体素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
  
  人只要学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比当鸵鸟强。
  有比较,才知道不足。
  至于讨论如何提高,那似乎不是“叙述”的范围。

其实你的叙述就是让不能看到世界的人看到世界,其中必然会涉及于此,既然涉及必然要讨论,否则,只是普通游记又有何意义呢

可以这么理解吗?
其实象这样有图片又叙述的帖子真的很不错,就像你的眼睛在旅行!当地的人文风情,文化历史……那一点不让你眼界大开(去过的另当别论),丛中获得知识和新奇的感受?我倒认为有些图片干脆不要叙述,也不要求证它那是哪来的、拍摄背景又如何……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发现;道理在其中、美丑也在其中——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8 23:21:51

以下是引用飞燕在2004-8-8 14:42:44的发言:
你那句话使我想起了有些人因为自己国家的整体素质不如外国,因而瞧不起自己国家的人而发的,也许在这说不很恰当。

没什么,虽然我觉得你对我有妄加指责的意味,但我尊重你发言的权利。

桑珠小莉 发表于 2004-8-8 23:46:25

很喜欢这些精彩图片和文字。
至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素质是否优秀不在此帖讨论范围内,大家尽可以去【醉言醉语】畅谈,我们尊重作者的叙述。

惊涛拍岸 发表于 2004-8-10 02:33:16

图片很COOL!很好的游记,俄罗斯的建筑艺术非常精湛。十一朗能整理出来给大家
一饱眼福,非常感谢!
任何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事之常理。
用心欣赏一切好的东东就很不错!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1 20:38:15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07:冬宫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四大博物馆所在的国家正好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耐人寻味。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千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有从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
    冬宫广场的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但又非常和谐。
    冬宫象俄罗斯许多旅游地点一样,票价分为内宾和外宾两种,外宾价格是内宾的2倍多一些,记得是350卢布。
    冬宫的大部分展区是允许拍照的。 我对冬宫里的中国展区最感兴趣,特别是其中关于西域和丝绸之路的部分,可惜只有敦煌对游客开放,而且不准许拍照。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QQ!Ozbzb8N.jpg
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冬宫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9ZgnJ4Evl8.jpg
博物馆大堂的多媒体查询系统——要看完冬宫博物馆的全部展品,据说要走30公里,所以正式开始参观之前最好先确定自己的重点。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7H!pIiN7Sh.jpg
冬宫走廊之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Q7O9m7$QnZ.jpg
冬宫走廊之二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q4tadJn9JF.jpg
冬宫走廊之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V3OoczzAo4.jpg
博物馆收藏的塑像之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bAqn$$9zEG.jpg
收藏绘画的大厅之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5NB4IzlHlH.jpg
展厅之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ketsdf8fG.jpg
展厅之二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9v93ezicLm.jpg
当年举办大型社交活动时沙皇的位子。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OG45SoC8tf.jpg
当年重大国事活动时沙皇的位子。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4IwFNo2JaE.jpg
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政府就是在这里签署了下台文件。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zjseOvo5Zd.jpg
座钟还依然停留在那个历史时刻。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Mznn5PA1wn.jpg
凡高的绘画原作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kbjkzQpi$h.jpg
人像走廊——两旁都是俄罗斯将军的画像,画像本身很一般,但这种安排的形式比较特殊,有点中国古时凌烟阁的意思。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FHK7anNG!r.jpg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2 08:45:09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08:夏宫如花
    “夏宫”正式名称为彼得宫,坐落在芬兰湾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区29公里。该宫是历代沙皇郊外别墅。由彼得大帝1710年建造,占地800公顷,建筑豪华壮丽,被人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彼得宫被喻为“俄罗斯艺术之珠”。
    该宫的主要建筑有:大宫殿、下花园、玛尔丽宫、奇珍阁、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等。
    夏宫的建筑和规划,据说是以巴黎凡尔赛宫为蓝本的,因其喷泉而知名。
    从圣彼得堡市区去夏宫,有五种交通方式:1、乘船走涅瓦河,在夏宫皇家码头上岸,可欣赏海景,单程350卢布;2、包车,面包车来回至少200美金;打的,不知道具体的,但单程好象在30美金以上;4、地铁转公共汽车,8+25卢布;5、火车,价格与前一种差不多,但费时间。我是采用第四种方式去的。(1美圆约合30卢布)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icNVkQO93.jpg
正门主体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7vmkRkzrF.jpg
海神像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oJHmnF2Ia.jpg
大宫殿南立面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8wK5ng2!72.jpg
这个经常在门口表演的乐队很有意思。只要有游客走过,他们会通过对游客外观的观察,判断出你的国籍,然后演奏游客所在国的国歌。当然你也可以上前要求他们演奏。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EwrNhfRc!.jpg
售票处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Oz$PgB7ZKi.jpg
大宫殿——是一座华丽的两层建筑物,建于1714到1724年,1747到1757年重建。二战期间遭到德国部队的有计划的破坏,而苏联的工匠艺人们几乎是奇迹般地将它从灰烬恢复到今天向世人展示的光芒四射的建筑整体。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loCwqc3Ets.jpg
俯瞰大瀑布的喷泉群——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大瀑布分左右两边,从七层台阶上奔流下来。这里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下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中央是“掰开雄狮大嘴的参孙”的雕像,为下花园中最大的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dmjwt96t8H.jpg
大瀑布有参孙运河直通海湾。运河两岸有32个大理石石杯,排成两行,喷泉从杯中飞溅。水源则来自附近的巴比贡山。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O54etnF7j7.jpg
大瀑布的喷泉群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vcqs9K6FIc.jpg
大瀑布下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中央是“掰开雄狮大嘴的参孙”的雕像,为下花园中最大的喷泉。参孙像是1802年由戈斯罗夫斯基制作(高3.3米,重5吨),但现在这一座是1947年重新修整过的,涂了一层金箔。从狮子口喷出的水柱高达22米,是全宫最大的喷水柱。它象征着俄国在1700到1721年北方战争中的胜利。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8!7kk6VkR.jpg
参孙像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KREzQhEG4p.jpg
从参孙运河回望大宫殿和大瀑布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j7sHdw51qC.jpg
夏宫中雕塑之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BK!MAtO5Rt.jpg
夏娃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QJLiqaFIaO.jpg
罗马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QMriiI5mE3.jpg
金字塔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w9oLhsiSGg.jpg
棋盘喷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AQ3QElerHc.jpg
谁的雕像来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5f389LVNc.jpg
农牧之神——夏宫里有不少农业神或农牧之神,可见当时的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E21Q$maFp8.jpg
夏宫局部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p2KVMZzJoa.jpg
玛尔丽宫——宫高两层,规模不大,但装饰豪华,是沙皇私人起居之处。四周环水,仅有小桥通行。奇珍阁坐落在下花园西侧,为沙皇接见俄国名流的场所。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dhFjdkGRK7.jpg
皇家码头远眺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n2gIMMng8c.jpg
蒙普拉伊宫旁的观海平台——是彼得大帝常远眺大海和吃饭的地方。宫内有其搜集的170余幅绘画,多为荷兰画家的杰作。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G4tAr!ZbM.jpg
再见夏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2 1:00:26编辑过]

桑珠小莉 发表于 2004-8-12 19:46:41

走完冬宫差不多相当于一条ZN线路啊,不过真幸福有那么多好东西看!
狼在看敦煌展区时是不是看见我们家很多珍品被掠到银家去啦?:(
夏宫金壁辉煌的感觉~

布老图 发表于 2004-8-13 02:38:10

大饱眼福!已将俄罗斯列入计划旅游的清单!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3 22:46:02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4-8-12 11:46:41的发言:
狼在看敦煌展区时是不是看见我们家很多珍品被掠到银家去啦?:(

是啊,看得我牙痒痒的。而且据说里面有些可以拍照的中国展区,就是不允许东方人模样的游客拍照。他婶子的!!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3 23:29:53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09:俄罗斯女郎
    去俄罗斯之前,有朋友告诉我,莫斯科是世界上美女最多的大城市。
    去过之后,我得出以下几点观感:
    1、俄罗斯女郎的美,主要在于挺拔玲珑的身材和相对瘦长的脸型;
    2、衣着方面比较大胆,但与西方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是有些“乡气”;
    3、莫斯科以都市着装为主,圣彼得堡则是花样百出;
    4、去过俄罗斯的中国人之所以对俄罗斯女郎赞不绝口,恐怕也有因亚洲人身材偏瘦、视觉得到充分补偿的心理因素。
    可惜由于这次是单人旅行,不太敢于放胆拍照,加上反转片还没有弄好,所以在此呈现的只是局部的局部。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Bn128OEVO.jpg
美女身边大都有护花使者(阿尔巴特大街)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dHnFZqPOBd.jpg
好象不是等俺……(十二月人广场)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pi6$Es1meL.jpg
远处的青春(奥斯特洛夫斯基广场)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ceiSz57a7f.jpg
涅瓦大街上工作中的女子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MJsPmamzbB.jpg
她为啥盯着我呢?(“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旁)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Fd87Pej!$B.jpg
清涩的少女衣着鲜艳(夏宫)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IdmGe63lVV.jpg
抓拍之一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nCgipd4prN.jpg
抓拍之二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4 00:28:27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10:个人再创作
    用数码相机拍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方便地处理图象。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K9A9m5p828.jpg
阳光下的涅瓦大街——水粉效果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180/1393180-NVjeeRiGRB.jpg
午后小憩——塑料画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QC5P7gH6$L.jpg
“反射·透射·折射”之一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IhEvaAFtp5.jpg
“反射·透射·折射”之二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HLRZqLML44.jpg
“反射·透射·折射”之三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dGrmJG63SG.jpg
阴云下的波罗的海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cV$h7KVql3.jpg
向伦勃朗致敬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BmgIIjGbba.jpg
要塞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93233/1393233-8rRZr7!d2k.jpg
莫斯科肃杀

桑珠小莉 发表于 2004-8-14 01:17:53

第10辑处理的每张都像画!
俄罗斯美女个个比俺高!
狼的十辑全在这儿了?谢谢狼给我一个俄罗斯印象!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14 01:32:39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4-8-13 17:17:53的发言:
俄罗斯美女个个比俺高!
狼的十辑全在这儿了?谢谢狼给我一个俄罗斯印象!

俄罗斯美女并不是个个比小莉高。
10辑全在这儿了,俺也象被挤空了的水袋一样,等待着下次的充实呢。

98981698 发表于 2004-8-14 01:56:06

我却饱餐了一顿

以下是引用十一郎在2004-8-13 17:32:39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4-8-13 17:17:53的发言:
俄罗斯美女个个比俺高!
狼的十辑全在这儿了?谢谢狼给我一个俄罗斯印象!

俄罗斯美女并不是个个比小莉高。
10辑全在这儿了,俺也象被挤空了的水袋一样,等待着下次的充实呢。

谢谢十一狼的辛勤劳动!让我品常到如此丰富美味的艺术大餐

舞士 发表于 2004-8-18 21:44:41

一路看下来,真可谓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比起那些旅游杂志一点也不逊色。并且在看完十一朗的照片之后再看别的,就觉得别人的有点模糊,零散。而十一朗的照片则个个明艳,色调饱满,大气,捕捉的对象在画面中也很突出,鲜明,不错不错呀!是不是还可以再加点心里的感想?

十一郎 发表于 2004-8-20 08:42:54

以下是引用舞士在2004-8-18 13:44:41的发言:
是不是还可以再加点心里的感想?

我的感想已在描述中了。
前一段时间,有个说故事高手对我说:“最好的议论或感想,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达的。”
说这话的人,叫“阿城”。六十年代生人没有不知道他的。

朱古力 发表于 2004-8-20 09:17:13

我说偶怎么不知道这人呢

以下是引用十一郎在2004-8-20 0:42:54的发言:
“最好的议论或感想,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达的。”
说这话的人,叫“阿城”。六十年代生人没有不知道他的。

感谢分享你的俄罗斯故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4俄罗斯背包之旅系列(10辑)